最近最熱門的話題「一定要看名醫嗎」,你看了沒?!

小版工這兩星期來東奔西跑,忙得不可開交,在記者會前置工作如火如荼的進行中,我們老張醫師意味深長的說了一句:

「小豆啊!你想想看,我們出了這本書之後,一定會有許多讀者想問問題。我們是不是要在網路上幫這些讀者解決他們的疑難雜症?」

secondopinion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1) 人氣()

一診一兩百人 名醫勸不退
〔記者王昶閔/台北報導〕民眾追逐名醫的文化,短期內不會改變,名醫們也有苦難言,面對病人的苦苦哀求,醫師往往很難都拒絕,他們也很希望這樣的情況能扭轉,讓每位病人分到多一點時間,享受更好的醫療品質。

沒多點時間給病人

李伯皇:實在慚愧

專長肝癌手術的台大外科部主任李伯皇,經常是一個診當成兩個診看,每次上百位病患,雖三位住院醫師協助,仍得從上午九點一路看到下午四、五點,無法給病人更多時間,他只能說實在「很慚愧」。

secondopinion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迷名醫/醫改會:醫療不透明的錯
〔記者王昶閔/台北報導〕健保局所公布的醫院醫療品質指標不透明,很多醫療院所也競相開記者會,為自己宣傳,民眾難以判斷,因此只好道聽途說、找難掛的醫師或從媒體上找名醫。

醫療改革基金會執行長劉梅君表示,要破除名醫迷思,政府對於各醫療院所的品質指標應該更透明,將這些資訊轉化成一般民眾看得懂的語言,幫助民眾作為就醫參考,也能促進醫院間良性競爭,提升醫療品質。

雖然近年健保局開始在網路上公布「醫療品質訊息」,劉梅君日前要上網幫女兒選擇就醫診所,卻赫然發現,健保局所公布的指標訊息,內容過於專業,就連長期關心醫療議題、在大學任教的她都看不懂了,更何況是一般民眾?

劉梅君表示,有些指標(例如死亡率)可能誤導民眾,現階段確實不宜公布,不過諸如人力設置、院內感染率等指標就應該公布,「有人不一定有品質、但沒人一定沒品質」。

secondopinion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迷名醫/何飛鵬:30年3次醫療糾紛

〔記者王昶閔/台北報導〕迷信名醫會不會造成醫療遺憾?城邦集團首席執行長何飛鵬因為家人身受名醫迷思所害,過去三十年發生過三次醫療糾紛,他建議如果要看名醫,必須要能掌握足夠的醫療知識。

岳父輕微中風 醫堅持開刀沒醒來

三十年前,何飛鵬太太的乾姊夫動攝護腺的小手術時,因名醫輕忽驗血報告而進行全身麻醉,最後不幸過世。後來,何飛鵬的岳父輕微中風,知名醫院副院長兼腦神經外科醫師強烈堅持開刀,兩度手術後病人再也沒有醒過來。何飛鵬說:「我不確定名醫是否有錯,但是名醫快速的診斷,強烈的堅持,剝奪了我們其他選擇的可能性。」

後來,何飛鵬的弟弟長骨刺壓迫神經,看遍各大醫院,醫師說法不一,但找上某名醫後,他當下決定開刀,卻不願多做說明,最後在家屬堅持下,名醫才耐住性子與家屬討論病情,決定再檢查一次,名醫這才發現他搞錯病人,根本不用開刀。

何飛鵬感嘆,當今台灣社會所有人都在替「權力」與「金錢」服務,名醫也不例外。他並非全盤否定名醫,一般市井小民如果對醫療知識的掌握度不高,就只能聽從名醫的單方意見。

secondopinion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病患迷名醫…1款藥用30年

〔記者王昶閔/台北報導〕台灣病患迷信名醫,不但累了醫師,也誤了自己。民眾一窩蜂地看名醫,卻讓名醫一診得看上百名病人,每位病人只能分到短短兩、三分鐘,名醫也不堪負荷,形成醫療品質的惡性循環。

資深女醫師出書 揭13項名醫迷思

在台灣與美國兩地行醫三十多年,曾獲台大醫學系博士,擔任賓州大學醫學院血液腫瘤科臨床副教授的女醫師張之申,寫成 「一定要看名醫嗎?」一書,公開了她所看到的醫療疏失與名醫迷思,揭露當前病人不正確的就醫行為與觀念,呼籲民眾應該要當一個聰明的病人,不要一味地盲從、追尋名醫。

「名醫是病人造就出來的!」張之申表示,許多病人受「名醫崇拜」的毒害太深,完全忽略名醫本身也是人,也可能會犯錯的事實,她以實際案例在書中點出十三項名醫迷思。

secondopinion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secondopinion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認識名醫的眼神

【2008/03/04 聯合報】@ http://udn.com/


secondopinion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連看300號 下診便睡著
 

「病人太多,也很頭痛!」內分泌名醫、台大醫院內科教授張天鈞說:「不希望自己被稱為名醫,而是『良醫』!」三總皮膚科主任趙昭明門診最高紀錄是三百廿四號,他說:「看到背都快斷掉了!」

「名醫」門診大排長龍,讓同業羨慕,但名醫未必好過。

secondopinion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名醫」看五分鐘就開刀 不再醒來
 

城邦集團首席執行長何飛鵬說,他不否定名醫,但一味追逐名醫,絕對是錯誤。醫療改革基金會建議,醫療資訊透明化可以破解名醫迷思,衛生署應再加把勁。

何飛鵬有慘痛的名醫經驗。卅年前老婆乾姊夫因名醫輕忽驗血報告,全身麻醉沒再醒過來;中風跌倒受傷的丈人,在知名醫院副院長五分鐘診斷下,手術不久即過世。去年底,弟弟脊椎長骨刺壓迫神經,各大醫院醫師說法不一,只好將希望寄託名醫;名醫只看一次就決定開刀,得知何飛鵬姊姊也有醫師背景,才耐住性子討論病情,再一次檢查發現「搞錯人了」,根本不用開刀。

secondopinion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離譜!名醫中風 病人還排長龍
 

八十歲名醫邊看診邊打瞌睡,死忠病患還是上門;名醫中風,門診仍大排長龍。一號難求的名醫真的比較會治病?醫師張之申出書挑戰名醫迷思,建議病患要找良醫而非名醫。

張之申是美國賓州大學醫學院內科癌症臨床副教授,曾在台行醫十二年,昨天出版「一定要看名醫嗎?」新書。她發現許多人不看名醫就沒安全感,但台灣「名醫」一診動輒上百人,平均一人分不到三分鐘,患者卻似乎不以為意;且擔心得罪醫師,不敢尋求第二意見。

secondopinion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不想找名醫…但,健保局提供了什麼?
 

「隔壁王媽媽膝蓋痛,聽說就是某某醫生看好的!他開的藥很有效。」醫療改革基金會指出,當缺乏足夠的醫療資訊時,病人只好靠口碑找醫師。但口耳相傳甚至是以訛傳訛,名醫就是這樣傳出來的。醫改會呼籲,醫療資訊應公開,並轉譯成民眾可讀得懂的訊息,才能破除名醫迷思。

醫改會執行長劉梅君日前帶小孩去看病,上健保局的網站搜尋住家附近有哪個小兒科比較優質,「我很難告訴你,健保局網路提供了什麼資訊,因為我通通看不懂。我在大學任教,經常接觸醫藥相關領域,我都看不懂,更別說是一般民眾了。」

secondopinion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病患找名醫 名醫:病人太多也很頭痛
 

包了遊覽車找名醫看病?沒錯!許多民眾會搭乘遊覽車到處觀光、拜拜或是畢業旅行,但最近卻有20多名患者為了看病,合包一台遊覽車,從高雄北上台中,目的就是找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林欣榮看病。

長期致力於幹細胞治療腦中風、巴金森氏症等臨床研究的林欣榮是眾多病人心目中的名醫,去年8月離開花蓮慈濟醫院轉至台中地區服務,沒想到,死忠的老病患依然像追星族般捧場,有一天還有25名女病人包了一輛遊覽車來看病,為此,林欣榮還特別開了一個特別門診,來服務這群熱鬧滾滾的VIP病人。

secondopinion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城邦執行長:名醫服務權力與金錢
【記者黃玉芳/台北報導】
 
台灣醫病關係緊張,最近陸續有不少新書觸及「白色巨塔」的內幕。出版「一定要看名醫嗎」的城邦集團執行長何飛鵬,30年來有三次跟名醫打交道的不愉快經驗,他認為名醫是為權力與金錢服務,一般人只能自求多福。另外,名作家劉墉、以及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也都於去年出書,談及找名醫的不愉快經驗、以及民眾應有的自覺。

secondopinion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怪象!名醫中風  門診排長龍
【記者黃玉芳/台北報導】
 80多歲的名醫體力不濟,邊看診邊打瞌睡,依舊有慕名患者「不離不棄」;甚至有名醫中風了,連話都說不清楚,門診還是大排長龍,在美國、台灣行醫多年的醫師張之申,直言台灣不可思議的名醫現象,她也出新書「一定要看名醫嗎」,認為病患應該要有高「醫」Q,打破對名醫的迷思。
許多人不看名醫沒有安全感,不過台大醫學系博士、賓州大學醫學院內科癌症臨床副教授張之申說,台灣的名醫一個診大都擠上一百人,平均一個患者分不到3分鐘,但是患者似乎都不以為意。

secondopinion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這是一本讓資深出版人等待30年的書!
 
「30年前我第一次聽到的名醫故事,也是發生在身邊親朋好友身上、第一個名醫誤人的悲劇。

secondopinion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